法学院组织学生赴房山区法院开展“法学创业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培养法学创新人才”的课程思政理念,明确大学生就业方向、增强法学院学子的法治信仰,9月30日下午,在法学院领导及房山区法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陈凤芝老师、邱成梁老师组织我院100多名大四本科生以及10余名研究生开启了一场“法学创业教育”房山区法院之旅。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法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公正廉洁文明高效”这八个大字,两侧分别是立案登记中心和诉调对接中心。同学们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聆听了房山区法院“系民心 铸法魂”主题文化展览的讲解。讲解主要介绍了房山区法院的发展历程、历史荣誉以及优秀法官的感人事迹,其中方志敏法官收养弃婴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在场的同学。

    随后,在法院工作人员的精心准备下,同学们在报告大厅观看了两部房山区法院制作的微电影《执着之行》和《法庭十二时辰》。两部微电影的选材均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执着之行》讲述了两个青年法官在前辈的帮助下忠于宪法和人民、恪尽职守,分别用春风化雨和“啃硬骨头”的方式,化解了两个执行难的问题,给了申请人一个满意的答复。《法庭十二时辰》讲述的是花了30余年待在基层法院的优秀法官连春祥,扎根在农村百姓中,在一次次的巡回法庭案件审理中为老百姓主持公道,在法庭外还积极调解邻里纠纷,其解决纠纷方式兼容法理和情理,致力于让当事人息讼服判,从根本上解决争议问题。两部电影的主人翁都是同学们值得学习的优秀法律人,观看微电影也同学们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认知法官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法治信仰,明确了法律人的当代使命。

    接着,我院优秀校友吕少罕法官做了精彩的讲座分享。法官从事法律工作十多年了,他结合自己的办案经验,用平实而坦诚的语言为同学们介绍了他做为一名优秀法官一直秉持的三个“一”,即“一颗初心,一杆秤,一个法宝”。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大家思考自己学习法律的初心是什么,那就是要为当事人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小问题、小纠纷解决不好就会产生大问题。之后他介绍一个好法官的标准首先就是要有胆识,其次是要仔细,最后要走群众路线,更多了解当事人的实际需求。吕法官的分享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也引发了大家深刻的思考,丰富了同学们对法官职业的认识。

    讲座结束后,在房山区法院挂职副院长的法学院张龙老师,从一名法院工作者的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了房山区法院的光辉成就,又以一名老师的身份向同学们提出殷切的希望与美好的祝愿。同学们在张老师的亲切话语中,在法院肃穆氛围下,体会到法学专业魅力和法律职业的神圣。

    最后,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参观了房山区法院文化园。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讲解了“四石”的由来并解读了其上的文字,长廊两侧的路灯也随处可见鞭策法官保持公平正义的名人名言,还有一座左手持天平,右手握长剑的雕塑,其寓意是法官的职责在于“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文化园的参观与介绍让同学们感受到浓浓的法治文化氛围。

    在我院推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创新法学人才培养工作之际,此次“法学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同学们了解法官职业,树立法治理想,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为成长为“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使命担当”的法律播下种子。

 

分享到: